纸业“涨价潮”将会持续多久?为何上涨幅度如此大?后续走势将会如何?对废纸回收市场有何影响?一个个类似的问题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工商联纸业商会副会长朱勇认为,纸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废纸原料上涨,废纸回收价是国内废纸供求关系决定的,废纸总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那么,废纸原料为何持续上涨?废纸总量为何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综合来看,中国环保在线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国家固废政策收紧、加严进口废纸标准;其二,环保高压持续,整治高污染造纸企业。
不可否认,我国造纸原料当中,大多来自于国外进口废纸。在2017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发布之后,不仅仅是“洋垃圾”进口通道被阻,造纸原材料也相对减少,进而纸张原料、纸箱、生活用纸价格有所波动。
另外,随着环境污染防治战役如火如荼开展,且整治力度不断加码,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将被淘汰,市场供应链减少,也会推动纸价上涨。中国环保在线分析,2018年,各项环保政策标准趋严,进口废纸收紧,纸价或将持续高涨。
值此背景之下,作为用纸大户的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也正在使尽浑身解数寻求突围的方式。去年以来,循环包装盒、“共享快递盒”的推出,既是企业开启绿色快递、绿色物流的结果,也是企业为减轻纸箱成本的应对之策。
对于废纸回收企业而言,这又是发展的一大契机。废纸作为可再生资源,在国内原材料日渐紧缺的情况下,市场势必会加大对回收行业的关注。现实情况正是如此,近期国内废纸回收价呈现整体一路上扬态势,颇有几分“破烂王”逆袭的味道。
我国废纸回收利用产业化水平低
虽然我国废纸利用率(利用量/产量)高达49%,但废纸回收率(回收量/消费量)却低于30%。我国造纸的废纸原料的进口依赖度逐年上升,2003年已经高达40%。国内废纸的回收率却没有改善,而且回收的废纸也大量被技术落后的小企业加工成纸板、卫生纸等低档次产品,没有发挥废纸的资源价值,还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产业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废纸再生产业扶持政策缺乏力度,但产业基础差也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当前国内废纸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废纸原料无论在品质还是规模上都难以满足造纸企业的要求。我国各地仅简单地将废纸分为书刊杂志、报纸、纸板、纸袋、白纸边等有限的几种,缺乏统一标准,而且以散装的形式从废旧物资集散市场向外运输。而国际上标准化的商品打包废纸已经成为大宗贸易商品。美国的废纸分类标准已经高达50种。加之我国造纸原料草浆、木浆混杂,废纸的原料纤维成分也难以与国外木浆废纸相比。
在缺乏行业标准和统一监管的情况下,我国废纸回收体系十分散乱,难以出现有实力的大型废纸供货商。国内废纸的混杂和小批量运输,难以满足造纸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为追求稳定的供货渠道和原料品质,大中型造纸企业采用进口废纸作为原料实为必然。
改变:推动废纸流向规范企业
随着“洋垃圾”的远去,中国的废纸行业需要集结回收环节的各方力量,促使废纸回收规范化发展。
为此,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昨天发出中国回收纸可持续发展建议。其中包括建议消费者多备一个垃圾桶,对废弃物进行干湿分离;在处理液体的包装盒时,要去除吸管,倒空液体并尽可能压扁、单独放置。
此外,协会建议回收企业积极参与,协助居民更环保、更妥善地处置回收纸,同时与电商、物流等企业对接,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回收服务。造纸企业应与规范回收企业合作,向前延伸至、高校、写字楼、社区,指导消费者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和回收。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纸分会秘书长唐艳菊介绍,回收行业旧模式亟待被规范化的回收体系所取代。她表示,未来,北京的回收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去年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北京将为各区建设区域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这将推动再生资源集中在规范企业手中,便于企业与周边造纸厂形成稳定供应关系。